Tuesday, March 13, 2012

名字這檔事

身邊的好朋友都知道,我其實記憶力很差。

很難理解也很難解釋的是,我通常學科的內容都記得不錯(至少考試可以應付的了),喜歡閱讀的內容或一點也沒有用的雜誌報導卻可以抽絲剝繭的研究,比如說泰國茉莉長米比台灣三好米的纖維素高了0.2mg,還有Zooey Deschanel 的姐姐是演Bones 的女主角,然後做菜比賽節目裡的一位討人厭參賽者 Thomas 前幾天去埃及差點被綁架賣器官,不過到底誰會對這些事情感興趣?

而真正需要牢記的事,卻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記得住,尤其是名字這檔事。

求學過程中,記住班上同學的名字(一班可以多到五十個人),我已經覺得很了不起,偏偏自己愛玩,還學人家加社團,還不是那種三五人小社團,是那種可以到百人的大型社團,說真的,超過一半以上的社團成員,我都叫不出名字來,還好都可以很幸運的"學長" "學姐" "學妹" "學弟" 的來矇過!本人認為這樣的人際關係與名字列表就已經足夠!

我的好朋友卻不是像我這樣!她們不但熟知各縣市區域,地方市名,各系各科老師,還管到我在圖書館借書還書的日期,就連隔壁班或遠在另一棟樓的班級,她們都牢記芳名,更可以拼湊出誰與誰之間的關連,關連之中的八掛,與相對的關係。每次她們在對話,我都要一直重覆的問"她是誰" "她又是誰" "這是誰" "誰是誰" 到後來,她們都放棄,都會說"算了 跟妳說妳也不知道是誰! 妳就聽聽就好"

可想而知,我是多麼的挫敗。

所以我毅然決然的出國念書,遠離誰是誰誰又是誰的誰誰誰謎題。(最好是因為這樣!)

不過,誰知道,出了國情況更糟了。

念語言的時候,班上的阿拉伯人,一掛男同學,不是叫"阿伯肚拉" 就是叫"阿伯度" 不然就是叫 "阿伯度阿" 雖然看久了可以分誰是誰,但是每次不小心叫 "阿伯度阿" 叫成 "阿伯度拉" 就會被糾正,再外加一小堂阿拉伯語發音小課程;日本同學也是,"塔咖HERO" 跟 "塔咖HE" , "米摳" 跟 "優摳" 還來個 "優米摳"!!!!! 韓國更難,"三紐" 跟 "茶扭" 的扭紐紐~

開始工作了,一堆英文名字要怎麼記,我通常有名牌的就會先喵名牌再叫人,不然就是打招呼時直接跳過名字,就問好,跟幾個同事比較熟了之後,再開始做功課的一直重覆問其他同事的名字。

交朋友也是,Kerry (凱瑞) Kelly (凱莉) Jenny (珍妮) Kenny (凱尼) Aaron (艾潤) Evan (艾文) 講久了都自己都覺得在念繞口令



結婚後更糟了! 先生的大家庭眾多成員,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搞清楚之間的相對關係,也花了好大的功夫才記起來名字,不過每次見到都要想一下才記起來,有時候腦袋不清楚的時候就直接跳過名字光是叔叔阿姨的叫,有什麼辦法呢? 誰叫他們名字那麼難記!


(Front table, Doctor Osti, Mum Angela, Aunty Lina, Aunty Sonia, Cousin Rob, Aunty Rina)

唉~ 名字啊名字!

Wednesday, March 7, 2012

小時候的鍋燒意麵


從小就是跟外公外婆一起住,三餐大部分都是外婆張羅,上小學也是,外婆早上做好的早餐,中午的時候外公外送到學校(教室外)給我,每天他出現在教室外的時間,老師就知道午餐時間到了要收課本走了

偶爾外公喜歡買一些有名的點心,也大多都是碗粿,排骨酥湯,包子,米糕等等;我們也很少外食,大都是媽媽或舅舅阿姨外地回來的時候,我們會上個四川館子,或上海菜館大飽口福,所以小時後根本也沒有吃過雞排便當這類的食物,長大了才懂才發現,自己很幸福,因為外婆照顧了三餐,讓我成長的過程營養滿滿,頭好壯壯。

鍋燒意麵開始流行的時候,是我上國中的時候(也不知道是不是流行,也許只是我開始注意的時候) 還記得一開始的時候,它還有專門的小鍋子,一個鋁的鍋子卡在木頭的架子上,非常專業,我忘記我們時候什麼在那裡吃到的,但我還記得那個味道,鹹鹹的,有沙茶醬,很像泡麵加蛤蜊湯的湯頭,裡面有一定會有個花圖案的魚板,幾條豬肉條,兩隻蝦,三四個蛤蜊,一小塊玉米,煮爛的高麗菜,當然還有意麵。原本只是沾火鍋料的沙茶醬,加在湯裡原來可以變得那麼美味。

我記得後來,我跟外婆有時候晚上就會去巷口買鍋燒意麵吃,或是外婆打牌回家就會帶著一碗鍋燒意麵給我吃,我不記得外公喜不喜歡這個意麵新口味,但是我跟外婆很熱愛,有時候一個星期會買一次,吃得很開心,好像是我們兩個的特別時光一樣。

外地念專科,讀大學,外地工作,出國念書,一直到現在國外定居,每次回外公外婆家的時候,我跟外婆就會來一碗鍋燒意麵,好幾年下來,好像偷工減料越來越明顯,不過,我跟外婆的特別時光卻一次又一次的增加,意麵好不好吃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。去年九月份回台灣住外公外婆家,外婆的四川腔「要不要吃意麵?」聽起來是如此的讓人開心與幸福!

昨天起風,有點涼意,想起周末在香港超市第一次下手買的台灣意麵,煮了第一次的鍋燒意麵。

一人份材料: (非常善用冰箱食材  而且整個free style!)
蝦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四隻
高麗菜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適量
玉米粒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隨意
雞胸肉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兩小片
油豆腐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三四塊
香菜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依喜愛
青蔥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兩三根
沙茶醬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開心就好

(由此可知  我不適合寫食譜)

水煮開了之後,放入蝦,高麗菜,玉米粒,雞胸肉,油豆腐,再次煮開後,加入意麵包裝內附的調味包(沒錯,還好有調味包,而且我很不想研究裡面有了那些味精鹽什麼不健康的東西,請不要批評我,謝謝)

喔! 對了,還要放意麵,意麵煮一下就熟了,就可以起鍋了:)

再加上香菜,青蔥,沙茶醬,就完成了!

(非常不在乎作法) (很簡單就對了)

於是我就享受了記憶中的好味道,很開心,可惜外婆不在這裡,我們可以一起享用。想家。撥了電話回台灣「婆婆,下次我回去煮鍋燒意麵我們一起吃!」

Tuesday, March 6, 2012